博物馆温湿度与文物保存环境
文物是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它们经过成百上千的风雨洗礼后,如同耄耋之年的老人,需要精心呵护。为文物提供一个适宜保存环境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保护手段。引起文物品质退化的环境因素很多,有湿度、相对湿度、气态污染物、颗粒污染物以及光照等。其中温湿度是最基本,也是非常重要的要素。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文物保存环境意识的提高,各地纷纷改建和新建博物馆和文物库房,通过各种调控设备和手段,大大改善可馆藏文物的保存环境。其中温湿度是人们最普遍关注的环境指标之一。人们在文物库房和展柜内放置温湿度仪,监测、记录着环境中的温湿度变化,并通过现代化恒温恒湿设备以及各种调湿缓冲材料经行调控。这些措施的实施从某种程度上减少了文物受外界自然温湿度变化的影响,但同事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因此,需要对文物保存环境中温湿度经行研究。
温湿度对文物的影响:
1、温度的影响
对于人体舒适度来说,人们最关心的是温度:但对于文物,温度则不一定是最重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温度的影响。简单分析一下,温度可以从四个方面加速文物老化。
A、温度升高,加速老化反应速率。文物的老化、腐蚀主要是各种化学反应的结果。根据阿伦尼乌斯公式: k=Aexp(-Ea/RT)(式中,k为化学反应相对的系数),温度的升高将各种化学老化反映速度呈指数形式上升。
B、温度升高,加快一些物理过程。如升高温度将加速水蒸气的渗透率,引起文物过分干燥或高湿,从而造成文物的损坏。另外,各种污染气体的挥发、扩散速度也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使保存文物的小环境空气质量恶化,间接加速文物的老化。
C、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文物的热胀冷缩。有些文物(如珐琅器)是由不同材质组成,它们的膨胀系数不同,温度的变化会在器物内产生热应力,当膨胀系数不同,温度的变化在器物内产生热应力,当热应力超过一定值后将引起文物的变形甚至崩裂。
D、温度的升高会增加生物的活动性,加快霉菌滋生、昆虫繁殖的速度,从而加速生物对文物(特别是有机质文物)的腐蚀。
由此可见,低温对文物保存是有利的,但是如果将文物保存的温度调控的特别低,是不经济、也是不现实的。另外,文物保存在某一温度下有缓慢的适应过程,若温度频繁波动,会使文物频繁热胀冷缩而引起疲劳老化。因此综合以上因素,各国推的文物保存环境标准基本为19-24℃,日波动小于1℃。
2、湿度影响
湿度是另一个馆藏文物保存环境中较重要的指标。最直接的湿度概念是指一定量的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这是绝对湿度。但这并不能反映我们实际感受的空气潮湿水平,为此人们定义了相对(RH)的概念:
RH=一定质量空气中的水分含量/在该温度下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量×100%
相对湿度对各类文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引起文物变形。各种吸湿性文物相当对湿度升高时会膨胀,反之会收缩,从而造成弯曲、部件间错位、破裂、纤维断裂等等。实验表明:湿度变化造成的变形远大于温度的影响。如象牙湿度相差30℃,其体积变化小于0.2%,而相对湿度波动10%,其体积就有0.3-0.4%的变化幅度。
(2)发生化学反应。如“青铜病”、 铁器腐蚀、“玻璃病”、燃料和颜色的褪色、纸张丝绸强度的损失等都与保存环境中相对湿度的大小有密切关系。
(3)引起生物腐蚀。较高的湿度是昆虫、微生物大量繁殖的有利条件,从而会引起文物发生蛀虫、霉变。实验证明,当相对湿度在70%以下时可以有效抑制霉菌的生长。
因此控制文物保存环境中的相对湿度对安全完好地保存文物非常重要。湿度的控制首先应减小相对湿度波动的幅度,日波动应小于5%。而相对湿度的具体数值应根据文物质地和文物长期所处环境的相对湿度综合决定。一般要求金属文物低于50%,其他文物(55±5)%;相对湿度最高不应超过65%,当然,若文物长期完好保存在较低相对湿度的环境下则应继续维持这一湿度,不应刻意追求某一具体数值。
在一密闭的空间,相对湿度的变化与温度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若温度升高,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量增加,而密闭空间的水分含量并没有增加,由此相对湿度降低;反之,则相对湿度升高。当相对湿度超过100%时,多余的水汽会在空间结露,形成水滴。因此温度与相对湿度的变化应综合考虑。